与机构养老相比,家庭养老成本低、灵活性高,也是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的主流选择,但总体趋势并不意味着强劲的需求,无论是浴室还是陪同诊所都不是真正的高频、硬需求。该行业还没有发展到一个真正强劲需求的时代。然而,家庭养老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巨大的。
陪同老人就医。受访者提供图片
我不会用自助取号机。老人小心翼翼地看着前面的人,害怕被拒绝得太近。视力下降的老人看不到机器上的文字,鼻子接近屏幕也找不到支付按钮。
养老项目企业家苏明伟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中写道。这个时候,老人需要一同人员。
与此同时,一批年轻企业家涌入家庭养老轨道,陪同医生、助理浴室医生等新兴职业也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95年代后的年轻人月收入超过1万人,90年代后的大工厂女孩辞职创业,帮助老年人洗澡。
结合医院的所见所闻及相关市场调研,苏明伟人大毕业后,以陪诊员为出发点,在养老领域创业——陪诊员入门门槛低,投资少,入门容易,其他业务也可以拓展。
截至2021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占总人口的14.2%。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7%以上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也催生了银发经济,其中居家养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居家养老已成为典型的轻资产创业项目,无需场地,无需24小时陪护,只需根据老年人的需要提供特定的服务项目。
那么,家庭养老行业企业家的发展现状如何呢?网线月收入超过1万元是行业的正常状态吗?对于企业家来说,家庭养老金是一生意吗?在这方面,贝壳金融记者采访了许多家庭养老企业家,试图揭示上述问题的答案。
-1-家庭养老服务不仅是一种服务,也是一种陪伴
拿着孩子淘汰的智能机器进医院扫码是老年人面临的第一个障碍。普通人通常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甚至一次又一次地麻烦陌生人。
在医院里,苏明伟经常看到站在医院自助终端前不知所措的老人。他们抱着皱巴巴的病例,被信息时代的洪流留在了原地。
2022年10月26日,民政部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表示,据调查,空巢老人占我国老年人口的一半以上,在一些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比例甚至超过70%。面对数字鸿沟,独居老人在就医时往往面临诸多障碍。
陪诊员走进社区,为老人提供咨询服务。受访者提供图片
这是陪诊员瑞儿第三次收到谢爷爷的订单。
谢爷爷的右臂肿了,比左臂粗了两圈。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家人陪他去看医生。对于年纪大了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谢爷爷来说,坐地铁是个大问题。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病变,医生在同一部位为谢爷爷做了五种不同的检查——X光、CT、核磁、PET-CT和骨扫描。然而,类似的检查项目分布在医院五个不相关的地方——医院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地板、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部门,甚至检查和预约方式也不同。瑞儿穿梭在医院的每个角落,尽可能帮助谢爷爷完成所有的预约工作,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向谢爷爷介绍检查位置和预约时间。
陪诊员除了帮助老年人熟悉医院环境外,还扮演着临时家庭的角色。陪诊期间,看着一张又一张的检查单,谢爷爷的医疗态度逐渐改变。爽朗爱笑的老人变得沉默忧郁,还时不时嘀咕着我要死了吗?这种病不治了。见证谢爷爷情绪的变化后,瑞儿会经常向老人讲解每次检查的具体目的,纠正老人的做PET-CT误解等于癌症。
几天后,第一次做骨髓穿刺检查的谢爷爷又找到了瑞儿陪同。
穿刺结束时,瑞儿继续按压20分钟,以避免伤口喷血。从那以后,谢爷爷在医院里遇到问题,说瑞儿是他的女儿,比女儿更亲近。
瑞儿没想到的是,谢爷爷检查后下了陪诊服务。瑞儿不需要在这次陪诊中跑来跑去。谢爷爷只希望她和自己聊天。
养老服务市场有很多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陪同的概念仍然停留在国内服务的意识形态中。对陪同的刻板印象是把他们当作护士和保姆,但事实上,陪同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带老年人去看医生只是最基本的,非常重要的是你想和老年人聊天,为他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关心。苏明伟也是一名陪同医生,他也这么认为。
家庭养老市场除陪诊员外,还有助浴师、24小时家庭护理人员等职业。
根据北京市民政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8月,全市评估的重度残疾老年人约有14万人,比去年增长了近一倍。纵观全国,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60岁以上残疾老人超过4200万。因病卧床的老人洗澡成了奢侈。
助浴器正在帮助老人洗澡。受访者提供图片
帮助老年人洗澡并不容易。从上门前与老年儿童的沟通,到洗澡前的准备,再到洗澡后设备和材料的清洁和回收,养老项目企业家李民华升级了四个浴标准流程,包括50多个浴细节,如老年人洗澡应该从脚洗——老年人血液循环不好,洗头容易刺激脑血管等。
与其他家庭护理服务相比,李认为深度浴是一种刚性需求服务,因为帮助弱老年人洗澡需要使用专业设备,也需要至少2-3人完成,普通保姆或护难以胜任,老年儿童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容易伤害老年人,此外,残疾老年人到外面的浴室,移动风险更大。
-2-客户少,推广难,工资低,招人难...居家养老生意阻碍了
母亲骨折后洗澡不方便的问题让李民华意识到了洗澡服务的重要性。2021年,中国的洗浴行业还没有兴起。她看到了市场的差距,最终选择致力于老年人的洗浴服务。
事实上,当她听说李民华打算辞职帮助老人洗澡时,她原来的同事们感到困惑。日本本科毕业后,精通日本和韩国外语的李民华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企业,从事日本和韩国的大客户销售。由于其出色的表现,他已成为该集团几年来最快晋升为销售总监的员工之一。离开前,李民华已成为北京分公司的负责人,并有多年的管理经验。
李敏华告诉贝壳金融记者,她觉得自己在原来的工作场所遇到了瓶颈,很难有更大的突破空间。在寻找创业项目后,她通过日本朋友的介绍了解了日本的浴行业。在日本,浴是一个更受欢迎的老年服务项目,老年人到一定年龄,将帮助浴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其发展模式相当成熟。
在看到浴行业潜在的巨大需求后,李民华决定抓住机遇填补中国的空白。去年3月,她从日本购买了一系列浴设备,并介绍并学习了相关的浴服务流程,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然而,教育市场的痛苦是她以前没有想到的。去年开始时,她在58个城市的软件上发布了服务信息,但客户数量并不理想。今年,他们搬到了美团。在北京的主要社区,社区工作人员不敢盲目合作,因为他们是私人机构。在小红皮书和抖音上发布广告信息,内容被平台定义为敏感信息,限制交通流量。
订单量突然增加的一个节点是媒体报道。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给李的团队带来了曝光。她告诉贝壳金融记者,该团队目前的订单接收频率稳定在每月100-200个订单。然而,据她估计,她的团队每月的订单接收上限约为600,甚至还没有达到上限的三分之一。
在收入方面,李民华的浴团队仍以单一收费为主。每次洗澡,都需要2-3名浴室助理同时开车上门服务。北京五环内的浴室助理单次收费400元,五环外收费50-100元。李民华告诉贝壳金融记者,自创业一年多以来,收入只能勉强支持团队成员的工资,仍处于亏损状态。
苏明伟的情况与李民华相似。虽然她的团队现在客户稳定,但订单数量并不饱和。市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很难打开市场形势。许多人认为我们是一家骗子公司,不愿意与我们合作。
几天前,就在苏明伟陪同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她告诉贝壳金融记者,她一年内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甚至不得不自掏腰包维持运营。苏明伟的收入只能覆盖团队中除她以外的劳动力成本。由于财务问题,她经历了两次合作伙伴的离开。在团队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没有人能讨论公司的运营计划。
在小红书上发布创业经验笔记后,一段时间内,笔记每天都会增加数百条信息。苏明伟还收到了许多求职者的私人信件,包括从清华大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厦门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想的优秀年轻人,苏明伟非常感动,但月薪超过1万元的工资只存在于热门搜索中。即使在一线城市,普通随行机构也很难支付数万元的工资。笔记发布后一段时间内,苏明薇采访了100人,但最终成功入职的人数为0。
作为一名专业的陪护人员,对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低。陪护人员不仅要有医学知识,还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学,还要有足够的爱和亲和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可靠的性格。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年轻人往往会被工资所说服。
苏明伟告诉贝壳金融记者,个人咨询师在生意好的情况下,月收入可能超过1万元,但目前在团队中是完全不可能的。除了继续努力扩大客户,苏明伟的团队目前正在考虑在电子商务和诊后市场努力工作。
-3-家庭养老服务,真正需要or伪需求?
自今年上半年以来,胡先生的团队开始扩大家庭养老服务项目。他也是贝壳财经记者受访者中唯一盈利的企业家。胡先生的团队在医院护理领域已经营了大约5年。全盛时期,他们拥有十家医院的合作资源,管理着数千名护士。自去年以来,许多企业家一直致力于家庭护理行业,他也开始扩大相关业务,为离开医院后仍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24小时的家庭护理服务。
然而,胡先生承认,他的利润状况得益于与医院的合作。合同到期后,下次能否中标对后续业务影响很大。以每位老人每月护理费1.5万元为例,长期护理保险每月只提供3600元护理费,能负担得起剩余费用的老人很少。胡先生认为,虽然未来中国老年人数量多,家庭养老需求巨大,但这些需求一般客户单价低,家庭养老业务受众有限。
今年年中,李敏华深入社区,帮助社区养老站制作问卷。问卷调查的结果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被问及老年人需要什么样的上门养老服务时,80%的老年人或家属检查了他们不需要什么服务。这让李敏华也觉得推广家庭养老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曾在养老驿站工作过的梅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不少养老驿站经营状况并不理想。政府为社区老人发放的补贴会以抵扣的形式包含在服务项目中,但老人普遍付费意愿不强,更喜欢自己或者让子女、保姆解决生活需求问题。例如,上门擦玻璃市场收费60元每小时,经过补贴,社区只需要40元每小时,但几乎没有老人会主动选择这项服务。梅梅向贝壳财经记者透露,除非社区驿站内设有床位,有老人入住,否则大部分老人只会主动选择理发这类免费项目。也正因为市场需求萎靡,驿站无法运营部分付费项目,所以一些服务项目等同虚设。
在胡先生看来,现在很多创业者并没有弄明白居家养老市场上的真需求和伪需求。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成本低、灵活性高,也是中国绝大多数老人养老的主流选择,但大趋势并不代表强需求,胡先生认为,无论是助浴还是陪诊目前都不是独居老人真正的高频、硬性需求,“客源不足只能说明产品还不够硬,居家养老行业还在等待一个爆款项目的出现,或者说,现在行业还没发展到真正的强需求时代”。
两位做养老项目的创业者均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们的付费客户基本都是子女,很少有老人主动联系他们购买服务。苏明薇认为,现在的老人主要是50后、60后,他们崇倡节俭,对服务类项目付费意愿不高,但下一批80后的消费习惯截然不同,他们对服务类项目付费意愿更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更高。她认为,居家养老行业将会是一波新的风口,在未来发展前景巨大。
虽然客源有限,但客户的忠诚度和高复购率也让苏明薇看到了未来培养老年人消费习惯的可能性,现在,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扩大客源,让自己先活下去。
同时,几位创业者都在积极接触B端客户。李民花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经由媒体报道,团队社会关注度提高后,有越来越多的C端客户能够直接找到他们,还有一些B端客户前来寻求合作,其中主要为驿站、医院、社区等机构。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为其主动介绍渠道资源。目前他们的订单中约有20%来自养老驿站介绍。
苏明薇也表示,自己的团队不断打磨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体系,希望能与大的B端公司建立合作。“养老服务从来都不是什么能赚大钱和快钱的项目,但我依然认为它会是未来最大的风口。”苏明薇说。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记者:李梦涵
编辑:岳彩周
校对:卢茜
-THE END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