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有更多的农二代。
我帮父母卖腊肉香肠的网店去年营业额12万元。大林自豪地在一个短视频平台工作,下班后帮父母卖腊肉香肠。
2021年初我设定的营业额目标是7万元,最终超额实现。大林说:虽然12万元不占家庭销售额的大部分,但我们已经通过网店完成了品牌建设和合规。现在我们注册了商标,从小作坊变成了合规品牌,自制的腊肉香肠也成为了当地的龙头品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城市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建造小庭院,创新农业。也有许多年轻人在大城市工作,但因为他们想分享父母的担忧,或为35岁的门槛铺平道路,他们开始了第二代水果和第二代农业,并帮助父母远程在线销售农产品。
9月底,在济南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数据分析的小王,利用自己的优势远程帮助父母在微博上销售桃子。在95年代后的微博话题下,小王热情地呼吁快,把我放在顶端。我是卖桃子的小王。
今年7月,小王在与父母的电话中得知,虽然今年家里桃园的产量很高,但由于疫情反复,很多果贩不能及时来收桃子,他们的收入可能比去年少。因此,结合自己的优势和日常接触的多个平台,小王想通过社交平台开拓市场。多卖一点就是一点。
最后,小王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帮助自己和邻居卖出了1万斤桃子,这也推动了邻居尝试在各种社交平台上销售商品的新趋势。
与小王相比,大林有更大的理想。当我看到农产品在主要平台上流行时,我主动向父母提出在网上销售家里的腊肉香肠。除了帮助父母扩大市场外,大林还有自私。我们都知道,35岁是一个障碍,我也想发展副业。
对于程序员来说,下班后帮助父母销售农产品并不容易。小王说:下班后,我至少要花4个小时处理背景客户信息,下订单,联系家乡的父母。
大林还说:我经常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完成工作,处理好网店。已经是凌晨两点了。
但时间并非唯一的问题,在大林和小王的果二代和农二代之路上,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坑。
农产品很容易因天气、运输等原因而损失,但对于关注账户购买的粉丝来说,这种情况每分钟都会导致‘脱粉’事故,一些客户直接指责我是个骗子。不擅长社交网络的小王也被迫探索客户服务脚本。过去,他通常与公司的同事聊天,但现在他必须学会安慰和维护客户关系。
大林说:在开店三年后,他与专业造假者提起了几起诉讼。。起初,未标准化的农产品在商标、配料表等细节上存在合规漏洞,吸引了专业造假者的纠缠。很多人在故意拍照后威胁坏评论。
现在桃子的季节已经过去了,小王在她的社交平台和商店里挂了季节性的石榴。对她来说,从今年7月开始,帮助父母和村民销售商品不会结束。明年,她还计划增加其他在线渠道,努力为家人和村民卖更多的商品。
大林的网上商店也更加标准化,商品的对象也从父母变成了村民甚至邻居。现在我希望在35岁之前,副业的收入能尽快与主营业务相同,大林笑着说,我想回家。
95后开始果二代
和小王一样,大林也是95后。2019年,大林出生在农村,在农村长大,主动与家乡父母沟通,想在网上卖家里做的腊肉香肠。
我自己在一个视频平台上做开发工作。我的日常工作是编写代码,但在响应产品部门的生活需求时,我真实而直接地感受到了平台对农产品的帮助。大林说:最普通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平台一夜成名,从无人关心到缺货。
比如大林,从李到东方选择,前者推出的螺蛳粉按成本3元左右计算,客户单价40元,网店月销量100万元,年营业额4.8亿元。东方选择在今年6-8月3个月内取得了20亿元的惊人成绩。
因为我的工作,我习惯于从数据中感受到这个行业的状态。这些数据向大林展示了农产品在平台上的力量。
与父母沟通后,大林的父母很快接受了互联网的建议,因为他们仅限于线下,只能卖给当地人,但如果他们上网,他们可以联系更大的消费者群体。
于是大林开始把家里的腊肉香肠放在网上,两年前还在探索和准备阶段,大林不敢设置KPI(关键绩效指标)直到2021年,大林有信心在年初设定小目标,网店卖7万元。
最后,大林超额完成KPI,网店年营业额达12万元。今年,他又开始忙于双11。
小王对父母的辛勤工作记忆深刻,他们真的会追逐批发商一毛钱。
过去,果农的销售主要是线下的,依赖于批发商。当地的水果数量和批发商的情况会影响销售。
过去,农民们试图节省麻烦,水果批发给水果经销商,但批发价格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小王告诉燃烧元,以她家卖的桃子为例。当好品种刚刚成熟时,市场上的桃子数量很少,批发价格是每公斤5元。当产量增加时,批发价格突然下降到每公斤2元,甚至每公斤1元以上。
今年上半年山东疫情严重,很多果商过不去。批发桃子的果商来的少了,收桃的价格自然会降低。桃子卖不出去,父母只能坐在家里着急。小王说。
00后的小七还说,她今年高三暑假没有实习,特意跑回老家炎陵帮父母卖桃子。今年家里的桃子结了2万多斤,产量特别高。而且今年夏天热,昼夜温差大,桃子很甜。但是我妈不高兴。全县种桃子,产量高,批发价低,怕没有果商愿意收。
小七粗略计算了一个账户,家里种桃子已经八九年了,挖树苗的成本,如果加上肥料、昆虫等费用,按批发价格卖真的很损失,即使你想按批发价卖,也可能没有人接受桃子。
这也是大林和小王进入游戏带来的新变化。他们在平坦的互联网产业环境中成长。他们谈论的最多的是去中间商,并通过链接面对消费者。小王还希望帮助父母掌握利润的主动权,没有中间商可以赚取差价。
通过社交平台零售,每公斤的价格从头到尾都是固定的。即使运费被切断,每公斤多卖10美分,卖300公斤可以帮助父母收回30元,卖1万公斤是1000元。小王说。
今年夏天,小七曾经和父亲一起去果园摘桃子。顾名思义,高山炎陵黄桃的果园都在山里,至少在半山腰。山路不平坦,小七的父亲走了半个多小时。
夏天40多度的天气,摘桃要注意又快又细,快就是迅速剥下桃子外面的纸袋,细就是一定要摘桃子。摘完桃子后,小七的父亲不得不带着180多公斤的两篮桃子下山。我想帮父母卖桃子,即使再卖100公斤。小七补充道。
大林的初衷也是如此,对父母来说,挣钱并不容易,他们想的是多卖一点。
果二代也踩坑
小王也在一个社交平台上卖桃子,因为他通常使用桃子,和父母谈论家里的桃子不容易卖,所以他开始在平台上发笔记,开一家商店试试。
2019年,大林申请了一家网店,并在短视频平台上宣传了自己手工制作的腊肉香肠。
但是在网上卖东西似乎很难。大林的第一个坑来自职业造假者。
有时候有些顾客拍完产品,就威胁我买一赔十,甚至给钱,因为我违反了网店管理的一些规则。起初,大林对此一无所知。直到这些人太熟悉规则的使用,开始威胁他,大林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专业的造假者。
大林说:因为他们小作坊生产的腊肉香肠往往不申请商标,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在成分和成分表上遗漏,这自然为专业造假者提供了机会。
然而,三年后,大林也学到了经验教训。从一开始被打假时的恐慌,到后来仔细学习农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店开了三年,诉讼打了好几场,但都赢了。
这也加深了大林打造品牌、规模产品的理念。传统的小车间生产-联系批发商的销售模式有些过时。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链,创建自己的品牌,并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润改善。
对小王来说,客户关系管理也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在社交平台上卖桃子,小王积累了一批客户。很多客户只有看到分享,认可你,相信你承诺的水果质量,才会下单。然而,与传统的商业销售形式不同,她的许多客户更像是一群支持她的粉丝。
这种更紧密的关系不仅带来了销量的快速增长,也埋下了反咬的隐患,挑战了小王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在大工厂工作时,小王与同事和项目方联系,内容相对单一。然而,在兼职果农时,小王意识到他在大工厂积累的沟通技巧是无用的。商家和客户在商品信息方面存在信息差异,这是最大的挑战。
在分享图片和文本时,在商品链接的详细描述页面上,你会找到鲜艳的桃子来拍照和宣传。但事实上,有些桃子在生长过程中被遮住,颜色分布不均匀,有些桃树靠近河边,味道会酸,小王无助地说,客户不知道这些,会产生信任失败的愤怒。
小王的社交平台账号每天最多要发200个快递,但快递发出后难免会有客户抱怨小王欺骗粉丝,虚假宣传。
小七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最终通过补发挽回了客户的心。
桃子太容易坏了。小七叹了口气,有一次她把一盒桃子送到福建,因为温度高,一盒坏了四五个,当小七道歉并说要全额退款时,客户反复强调,不是钱的问题,我认为你在作弊,坚决不收取赔偿。
对于因信任而聚集的客户来说,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最后,小七给顾客发了一盒桃子。收到桃子后,顾客告诉她桃子很好,很甜,小七的心掉了下来。
转向在线销售,探索物流问题。这是第一次这样做,因为交货量无法估计,而且不能与快递讨论价格。小王说,由于快递暴力运输造成的损失,快递费本身也很高,每箱桃的成本至少高出3元。
这让看到父母为了提高10美分的收货价格,追在果商身后恳求的小王不是滋味。明年我会提前准备,降低快递价格。
与这些问题相比,时间不是问题,总有挤压。小王说:下班后,我一直在关注客户的问题和信息。
忙碌的大林把旺旺的消息设置为自动回复,有时让家人在网上做一个简单的回复。繁忙的网上商店运营也让大林很快放弃了在抖音等平台上的宣传。拍摄视频和剪辑视频太浪费时间了。网上商店相对简单,只要详细信息页面和指导视频做得很好。
父母很高兴每斤能多卖5毛钱
分忧后,父母的笑容是大林、小王、小七得到了最幸福、最值得的奖励。
今年7月,小七在父母面前下了军令,想通过社交平台卖家里的桃子。今年夏天,小七帮老家卖了5000斤桃子。
卖第一单的时候,大家都说运气不错。后来一天最多能卖400-500斤。我的家人开始佩服我,我不再在乎玩手机了。小七笑着说,最满足的时候,就是看到父母笑的时候,每天都看着父母从果园里出汗捡桃子打包。虽然他们很努力,但他们也很开心。
通过小王的努力,家里的桃子每斤多卖了5毛钱。虽然只有5毛钱,但我父母很高兴。小王说。在城里工作的她,一顿外卖可能要几十块钱。5毛钱在她看来微不足道,但她珍惜农民的父母。
小王最大的幸福也来自他父母的幸福。通过我的一点努力,我的父母得到了更等价的劳动报酬,我觉得我可以为我的父母做事。
然而,大林、小王和小七的努力也在悄然影响和改变家乡的父母和村民。
小七的敢于思考和行动实际上改变了传统农民的认知。过去,村民们认为只有在网上名人中销售商品,但现在邻居们看到小七可以通过网上商店销售商品,已经下载了社交平台。除了销售商品外,小七还教邻居如何发布作品,如何推广。
大林计划把网上卖农产品变成事业,整顿得更大刀阔斧。
在将自己的腊肉腊肠搬上网的过程中,大林注册了商标,从小作坊变成了合规品牌,推出礼盒包装,自家制的腊肉腊肠成了当地的头部品牌。为了稳定产品质量,大林带家里人修建了养猪场、养鸡场、鱼塘,以及下游的加工厂,从产地到加工再到销售一条龙把控。
完成规范化和品牌化后,大林家的腊肠也卖上了价,“即使我们的腊肠价格高于其他商家20-30%,也能通过口碑获得较高的回购率。”在总营收上,“2019年前我们的腊肉腊肠一年销售额可能在30-40万元,但品牌化后,加上网店的业绩,现在一年可以卖70-80万元。”
今年,除了自家的腊肠腊肉,大林还帮乡亲挂上橘子橙子等农产品,帮他们做网店运营,最近他在店铺里挂上的地方特产橡子豆腐,已经连续卖空了好几次,大林不得不将收货范围扩大到了附近山里的农户。
在兼职果农的过程中,走出乡村的果二代们,重新和乡村产生了联结,那个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去一次的故乡,具象成了一摞摞快递单,详情页里的视频。
小王、大林并不是个例,根据《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0月,95后“新新农人”数量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
小王告诉燃次元,她明年要增加其他的线上销售渠道,争取多为家里和乡亲卖点货。
通过兼职果农,大林也找到了自己的新事业,对于他而言,兼职“果农”是自己当老板,不仅收益有了提升,而且完全从0-1建立起一个品牌,这带给他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大林摸索着自学了剪辑、PR,成了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这份成就感不是在大厂做螺丝钉能比的。”在人人内卷的互联网大厂,大林也想扶正“副业”,以平稳过渡“35岁的互联网危机”,“如果做起来了,就可以为自己打工。”大林乐观估计。
“果二代”“农二代”的入局,农产品销售的变化或将更大、更深远。
本文源自燃次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