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
不知道搞副业什么时候开始在当代城市悄然流行。
宣传副业的文章铺天盖地,仿佛每篇文章都藏着不看就错过几亿发财的秘籍。
知乎上做什么副业月入过万
问题浏览量已超过3000万
张三白天在互联网在互联网网格之间忙碌的农民工。晚上,他变成了一个小红书博主,接受了几次推广,月收入立即超过1万元;
李四在国企工作,利用钓鱼休息时间自学python,收入容易cover掉房贷;
自从学会了写作实现,全职宝妈王武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用稿费赚钱。
好家伙!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未来。
此外,编辑、配音、做微信业务……
只有你想不到,眼花缭乱的副业似乎已经成为反击赚钱、解决生活烦恼的新捷径。
B站上的各种副业教程都很受欢迎
而且随便打开一篇鼓吹副业的文章,逻辑很有说服力,无懈可击: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铁饭碗,副业可以帮助你增加收入,实现无聊工作的个人价值;
如果你在一家迭代更新迅速的企业,比如你的互联网,担心35岁就会被解雇,那么副业正好成为你的第二条路……
看到这里,你已经准备好搬家了吗?
慢!小北忍不住想泼冷水。
前段时间小北的几个朋友对副业也很高兴,分别报了写作,python等各种学习班,早期投资很大,但学习一半很难坚持,放弃一半;或者最终有几份工作,但由于时间分配不好,不仅兼职任务不能完成,工作也受到影响……
最失败告终,陷入了我不会是废柴吧的自我怀疑。
小北举的例子不是唱衰副业。相反,小北深深认同,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投资自己,让自己更有竞争力,是生活中少数能把握的事情。
但同时, 人的时间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所谓副业,一定不能头脑发热,而要真正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最后想要什么。
小北最近看了一本《个人成长》,里面提到了几个个人努力的概念,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第一个是长期主义,这意味着你必须从成长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个生活选择。有时你认为你的工作看不到尽头,也许只是因为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不够。黑石集团创始人彼得也被引用到书中•彼得森的话:
回顾过去,我遇到的所有机会最终都成选一的话题——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我的选择是长远利益。
对于许多需要不断重复技术实践、抛光和更新的行业,或需要资源积累的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与时间交朋友,而不是在短期的外快上浪费时间。
第二个概念是分心成瘾。
分心带来的焦虑、大脑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和强烈的挫折给我带来了真正的生理痛苦。就像一盏永远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灯,漫无目的地在事物的表面徘徊,深入,在那些肤浅的关注中获得快乐。
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朋友会瞬间明白这种愧疚和痛苦。
以脑力为主的副业之所以难以坚持,是因为你在拿剩下的时间和那些用全部时间坚持的人竞争。没有强烈的专注力,绝对不可能取得成果。
因此,对于连主业都不能集中精力好好完成的人来说,再做一份工作无疑是天方夜谭。
因此,这本书告诉我们,最困难的事情是找到一些值得关注的东西。同时,我们需要放弃安全感来抵御外部风险,以确保高质量的输入和输出当前的信息。
找到正确的方向后,重要的是执行问题:通过训练,让大脑逃离习惯分心的状态。
这时,大家可能会说,我不仅习惯了分心,还有严重的拖延症!所以执行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在这方面,书中提出了焦虑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恐惧。我们不仅害怕失败,而且害怕失败的情绪和愿景。
克服恐惧的秘诀是将追求虚幻和遥不可及的结果转化为真实和可量化的收获。
无论是做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克服人际问题,都是你的进步,是你生活中每一场小战争的胜利。
小胜利积累的成就感将不断增加我们的动力和勇气。
可以看出,其实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删号重练和开个小外挂就能轻松解决的。
事实上,从根本上说,迫不及待地找兼职和副业是对浪费时间的恐惧,但只有通过分析情况,我们才能找出你所有的痛苦、焦虑和恐惧症结。
如何利用时间,以及时间与幸福的关系实际上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
记得看韩剧《今生第一次》的时候,男主提出了新皮质层的概念。新皮质层给了我们时间流逝的概念。
时间的流逝会导致年龄焦虑:我们害怕日复一日的生活。每天过去,我们都希望比昨天有所收获。
30岁时,回顾过去,恐惧一事无成,遥望未来,对未知充满恐惧。
而这些感知时间的情绪,就像小鞭子一样打着我们,让我们继续向前奔跑……
从科学上讲,影视剧中对新皮质层的解释并不完全准确,但在阅读《心理学十五讲》时,小北接触到了类似的心理概念——心理时间。
心理时间旅行是人类的一项重要能力。我们可以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有时我们觉得生活就像一年,有时我们觉得时间就像箭一样。时间仍然是生活的动力。它贯穿于人们的一生,与日月环环相连。只有抓住今天,我们才能赢得明天;只有当环不松散时,我们才能达到辉煌的顶峰(黄希庭,2013)。
与之相关的是时间洞察力:即我们每个人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
首先,人们对时间的理解、认知和体验是不同的。
例如,鲁迅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实际上相当于赚钱和杀人。居里夫人说:我认为人们可以在每个时期上有趣有用的生活。美国诗人爱默生说,时间是最有效的毒药。
同时,时间洞察力还包含着对时间的行动倾向,如珍惜时间的人在行动上会注重更有效地利用时间。
有趣的是,有人曾对英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意大利、中国台湾和美国这6个国家和地区中的最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居民生活节奏做过调查,比较了这些城市里银行时钟的准确度、行人的步行速度和购置邮票所需的时间。
结果发现,由于文化及对时间态度的不同,他们的生活节奏也不同:
日本城市的银行时钟最准确、行人走路最快、邮局职员办事效率最高,美国城市在这三项调查中排第三位,印度尼西亚城市时钟最不准确、行人走路最慢,意大利城市的邮局职员办事效率最低(Dorfman et al.,1993)。
不可否认的是,时间洞察力与个人的发展前途密切相关。
能否有效地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与教训;能否正视现在,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不观望、不退缩、不犹豫;能否确定个人未来的目标并按计划有效地加以实现……都是时间洞察力的一种表现。
但同时,成功并不是通往幸福唯一的、和绝对的解法。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如何度过时间,跟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究竟如何利用时间才能提升幸福感呢?心理专家提出了三种方法:
(1)花费时间与合适的人在一起。
社会娱乐活动比单独活动带给个体更多的幸福(Lloyd & Auld,2002)。但是,与谁在一起也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有调查表明,与合适的人在一起与高幸福感有关(Kahneman et al.,2004)。这里合适的人是指朋友、亲戚和家人,与老板和同事在一起则往往与低幸福感有关。(Aaker et al.,2011)。
(2)花费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为了以最大化幸福的方式花费时间,我们应经常考虑这样的问题:现在参与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能持久给我带来快乐?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利他行为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Borgonovi,2008),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常常不这样做(Liu & Aaker,2008),这样的行为就很值得充分重视。
(3)拓展个体的时间。
为了拓展个体的时间,可以采取下列途径:
第一,专注此时此地,即活在当下。专注此时此地减缓了个体对时间流逝的觉察,感到较少的匆忙。
第二,试试深呼吸。在一个研究中,实验者在5分钟的深呼吸后,不仅感觉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事情,而且感觉到他们的一天更长了。
第三,花费时间帮助他人。虽然时间压力感使个体更少地帮助他人,但是,花费时间帮助他人会使个体有更高的时间充裕感。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方式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感,比如花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研究表明,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幸福水平。
今天小北跟大家分享的,都是一些生活和工作上具体的感想和知识,不知道有没有帮助到大家缓解焦虑,稍微舒展地面对明天的工作日呢?
-End-
编辑: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
《个人成长 不要等到30岁之后》,
《心理学十五讲》(第二版)
图片来源:影视剧截图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箱:
scb01@pup.cn
##20211121
本期活动
你如何看待“做副业”这件事?你认为怎么利用时间才是充实的?在评论区留言和小北聊聊吧~
小北将从留言中选出两位幸运读者,送上今天的主题图书《个人成长:不要等到30岁以后》。
《个人成长:不要等到30岁以后》
帮助广大年轻人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养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心理学十五讲(第二版)》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心理学众多领域中激动人心的内容。有助于我们求知、成才、了解自己和实践成功人生!
☝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当我瘦下来,世界改变了
强迫症患者必看,第七届北大社最美书花大赛来了
“反诈app”爆火出圈!年轻人的钱,为啥越来越好骗了?
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是幸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